理想重卡对撞测试翻车,2.6吨SUV撞飞8吨卡车遭打假

频道:二手车市 日期: 浏览:4719

一辆重达8吨的卡车四轮腾空,驾驶室与货箱分离,车头倒压在理想i8(图片|配置|询价)的前窗上——这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碰撞测试,正让理想汽车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。

“被摆了一道,聪明人一眼看出假。”当理想汽车在7月29日i8发布会上播放那场震撼的“重卡连环撞击测试”视频时,恐怕没想到这句来自乘龙卡车官方账号的愤怒回应会点燃全网争议。

视频中,仅2.6吨的理想i8与对向驶来的8吨重卡以相对速度100km/h 正面对撞后,i8车身结构完好无损,而那辆重卡却四轮离地、驾驶室与货箱分离,车头前倾压在了i8前挡风玻璃上。

“2.6吨撞飞8吨,物理学不存在了?”一位网友的调侃迅速获得数千点赞。随着卡车品牌被认出是东风柳汽旗下的乘龙卡车,一场关于汽车安全营销边界的大讨论在社交媒体爆发。

01 争议漩涡,一场发布会引发的行业地震

这场引发行业震动的测试发生在理想i8全球发布会现场。理想汽车精心设计的“重卡连环撞击测试”包含多个极限场景:61km/h刮底刚性障碍物、100km/h正面对撞重卡、侧面碰撞重卡测试。

根据理想官方描述,测试结果显示i8的 A柱、B柱、C柱、门梁均无变形,9个气囊全部打开,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,车门自动解锁。这些数据本应成为理想i8安全性能的最佳背书。

然而,公众的注意力却被另一个画面牢牢抓住——对撞瞬间,重达8吨的乘龙卡车竟被撞到 四个车轮同时离地,驾驶室与货箱分离,车头向前倾倒压在i8前挡风玻璃上。

“一觉睡醒天塌了,没撞过理想”“不敢买,后轮都撞飞起来了”——乘龙卡车的社交平台评论区迅速被网友刷屏。更有创业公司直接取消了500辆乘龙卡车的采购计划,这场测试的余波远超理想预期。

02 疑点重重,专业视角下的测试真实性危机

随着争议发酵,多位行业专家和网友开始质疑测试设置的科学性与真实性。

空载卡车与现实不符。测试中的卡车处于空载状态,而现实事故中卡车多处于满载状态,碰撞能量差异巨大。一位从业20年的碰撞测试工程师指出:“空载卡车重心高,稳定性差,这与实际道路上的卡车安全表现完全不同。”

对撞场景缺乏现实依据。100%正面对撞在现实中极少发生,常见的是追尾或偏置碰撞。乘龙卡车更直接质疑测试前卡车已被动过手脚,特别是 驾驶室锁止结构被故意破坏。

“对撞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,虚假宣传不能信,”乘龙卡车在评论区直言不讳。虽然这些评论很快被删除,但截图已在网络广泛传播。

卡车行业人士分析指出,如果suv车头精准楔入卡车底部,加上卡车重心偏高、悬架设定有问题,确实可能出现前轮飞起的极端场景。但这样的特定条件设置,是否真实反映道路安全状况?

03 品牌反击,从评论区互怼到法务介入

面对品牌形象受损和潜在订单损失,乘龙卡车迅速展开反击。

7月30日下午,乘龙卡车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,强调 “每一辆出厂的车辆都历经严格的质量把控与安全检测”,并表示“正在不断跟进事情进展”。当晚,乘龙卡车发布了“乘龙龙骨驾驶室”安全测试视频,展示其驾驶舱采用高强度龙骨结构、整体式车门设计。

更严重的是,乘龙卡车母公司 东风柳汽已启动法律程序。作为拥有70年历史的国有汽车企业,东风柳汽年产能达50万辆,2025年6月刚发布“乘龙翼威”新能源平台,计划未来五年投入200亿元拓展海外市场。品牌声誉对其全球战略至关重要。

乘龙翼威

理想汽车的反应耐人寻味。在后续发布的测试视频中,重卡车标已被打码处理。面对媒体询问,理想客服仅表示“公司高度重视,会有专门团队进行处理和对接”,再无进一步解释。

04 连锁反应,理想汽车的信任危机蔓延

这场争议发生在理想汽车最需要市场信任的时刻。

理想i8发布后,网友对 32.18万元起的高定价和配置匹配度提出质疑:“都32万+起售了,还用欣旺达电池,连冰箱都没有?”

资本市场反应更为直接:理想汽车美股(LI)在发布会当晚上演高开低走,收盘大跌6.2%;次日港股大跌逾13%。

更深层的危机来自产品质量信任度下滑。2025年上半年,理想汽车以921.4的投诉指数位居新势力车企投诉榜第一名,问题聚焦在 新车短时间降价、轮胎静音棉脱落 等。此前还有大量车主投诉新车异响问题,有车主直言:“本以为买了辆‘移动婴儿舱’,结果成了移动交响乐团”。

在阿那亚戏剧节期间,半个娱乐圈明星乘坐理想汽车的盛况曾让品牌风光无限。如今,一场碰撞测试却可能让积累多年的“人传人”口碑效应面临瓦解。

05 行业警示,安全营销的边界何在

这场风波折射出汽车行业日益激烈的营销竞争下,安全宣传的边界问题。

车企用极端测试凸显安全性已成行业趋势,如高空坠落、炮击等。但此次因牵连第三方品牌,事件升级为公关危机。卡车行业的公开反击是首次,可能推动行业建立更规范的测试标准。

“如果理想真有底气,就该公开更详细的测试参数,”一位行业观察者指出,“比如车辆状态、碰撞点位、重卡悬架配置甚至视频全程,不然很难服众”。消费者需要透明、真实、可验证的安全信息,而非戏剧性表演。

这场争议也揭示了新势力车企与传统车企的认知差异。新势力擅长创造话题营销,但可能低估传统制造企业对品牌声誉的守护决心。当东风柳汽这样的国企启动法务程序,事态已超出网络口水战的范畴。

一位网友调侃道:“理想汽车与乘龙卡车的老板应该各自开着自家车对撞,赢的接手对方公司。”虽为戏言,却折射出公众对这场争议的娱乐化解读。

这场碰撞测试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车企安全营销的边界困境。乘龙卡车的法务团队正在深入调查,东风柳汽这家拥有70年历史的老牌车企不会轻易放过对其专业声誉的质疑。

而理想展厅里,仍有消费者指着i8问销售:“这车真能撞翻卡车?”销售尴尬一笑,转而介绍座椅的慢回弹海绵和双层静音玻璃——这些曾让半个娱乐圈明星爱不释车的细节,此刻却淹没在一场由四轮离地的重卡引发的信任风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