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驾榜:华为第一,小米升级,讨论智驾责任边界

频道:汽车测评 日期: 浏览:3668

前段时间,针对 36 款车型开展的智驾评测结果公布后引发广泛关注,在汽车行业及消费者群体中形成热议。该评测因涉及车型数量较多,且部分结论与公众对热门车型的普遍认知存在差异,使得相关讨论迅速扩散。

对于的评测结果,不少车主及自媒体持有不同意见,其中问界车主的反馈较为集中。博主 “Navis - 慢点评测” 发布视频,通过数据对测试的客观性提出质疑,其分析涉及三个核心场景,结论具有一定冲击力。在 “消失的前车” 场景中,博主对 12 台车的数据统计显示,碰撞结果与本车速度及与前车距离存在较强关联性:发生碰撞的车型普遍具备速度较快、距离较短的特点,未发生碰撞的车型则速度较慢、距离较远。以领克 900 与 Model X 为例,两车测试时速均在 120km/h 左右,当前车消失时,领克 900 与假车距离仅 60 余米,而 Model X 则达到 140 米。在 “高速加塞” 场景中,数据表明碰撞与否与加塞时的距离显著相关,特斯拉蔚来的测试情况对比明显:加塞时特斯拉与目标车距离较远,实现成功刹停;蔚来因距离过近发生碰撞。“环岛汇入” 场景中,分析聚焦假车启动时间,结果显示模型车与汇入点距离和碰撞结果关联性较强。另有一位问界 M9 车主公开的实战案例受到关注,行车记录仪显示,该车在 NCA 辅助驾驶状态下(时速 107km/h),遇前方工程车时先减速至 70km/h,随后自主向右侧变道完成避让,全程无需车主干预,此情况与测试中问界 M9 的表现形成差异,引发关于评测真实性的进一步探讨。

在争议不断发酵的过程中,凤凰网推出的智驾评测呈现出了不同的结论。凰家评测发布的“汽车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榜”显示,华为系车型表现尤为突出:享界 S9 Ultra 版以 8.58 分位居榜首(综合等级 A+),阿维塔 06 Max 增程版、问界新 M7 Ultra 版、智界 S7 Ultra 版分别位列第二至第四位,综合等级均为 A 或 B+。而在测试中表现优异的特斯拉 Model Y,在该榜单中排名第七,得分为 7.37 分,综合等级为 B 级。这种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引发了关于智驾评测标准及公正性的讨论,也使消费者在参考评测结果时感到困惑。

作为汽车厂商的代表之一,小米在此次行业讨论中明确展示了其特定立场。小米宣布推出 1000 万 Clips 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,该版本在 300 万 Clips 版本的基础上实现了七项优化,包括更平缓的加减速控制、更灵活的绕行操作、更完善的变道逻辑、更高的路口通行效率、更强的窄路会车能力、更强化的防御性驾驶策略以及更稳定的高速场景表现。同时,小米多次强调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,明确指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责任主体地位。这一观点与公安部交管局的表述一致,即当前市场上的 “智驾” 系统尚未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水平,驾驶人仍需承担最终责任。

总体而言,凤凰网的测试结果受到测试环境和标准设定的限制,难以全面反映实际驾驶中的所有情况。这些结论可以作为消费者参考的一部分,但不应被视为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真实表现的唯一依据。值得注意的是,小米、问界等厂商在此次测试引发的舆论讨论中,并未过分纠结于评测结果的优劣,而是强调用户应树立安全驾驶意识,明确个人在驾驶安全中的核心责任。这一导向对行业的宣传具有积极意义。从官方立场来看,国家相关部门已明确指出,当前的智能驾驶系统尚不具备承担事故全责的条件,驾驶员仍是责任的最终承担者。对于车主和终端用户而言,在认可技术进步带来的智能驾驶便利的同时,必须始终保持安全意识,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使用辅助驾驶功能,确保驾驶安全。